为开拓视野,学习各兄弟院校图书馆良好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我院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2013年1月8日,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全体馆员赴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三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考察。虽然时间短暂,但通过对三个馆的参观、交流,大家得到了很多启发,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为使参观不流于形式,并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有效的影响,馆领导决定组织召开“参观心得交流会”,以此为大家搭建一个交流和体会的平台,以促进今后各项工作的进步。
3月15日上午9:00,带着经过一个假期思考的参观心得,全馆职工汇聚一堂,畅谈各自的体会和感受,学院潘红副院长亲临现场,听取了大家的参观体会和想法,并对发言进行了情真意切的精彩点评。
会上,朱贵荣副馆长带头畅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参观学习,不能仅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概览、遍览,更不能当成是一次放松和旅行,草草了事,应结合我馆的实际,从管理、服务(建设特别是特色化服务)、资源建设、创新等方面学习大馆的优点和先进性,为解决我们实际工作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拓思路、扩展眼界、同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等方面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学习,以此来推进我们的工作,加快我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改进我们的服务方式、服务态度,从而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为建设区域性高水平艺术大学、申报博士点建设做出我们图书馆人应有的贡献。
网管中心主任段炳华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是图书馆应通过细节和创新体现人文环境;二是图书馆应通过电子技术提升服务环境;并对我馆随书光盘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办公室欧阳继梅老师基于对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外观庄重、功能齐备、云南师范大学卓有成效的职工队伍建设举措、云南民族大学特色馆藏等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了对我馆建设人性化图书馆大楼、以人为本的职工队伍建设、充分挖掘特色文献建设的思考。
流通部杨全老师对昆明理工大学及云师大图书馆在未来图书馆发展与功能转型的理念与服务创新方面有所启迪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一是尽快着手建立和完善本馆的特色数据库。如我馆在美术及音乐方面的馆藏特色资源数据库;二是组建高层次的个人个性化数据库的咨询与创建团队,设立综合型高层次的信息资源咨询窗口,挑选一批学院的骨干专家学者,我馆可以尽可能好的与其本人联系沟通,主动为其提供个人的个性化数据库或个人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的咨询与创建,考虑到我院许多骨干专家学者,在使用电脑网络方面,特别是在利用电脑互联网的技能方面以及对其重要功能作用不太熟悉和了解,在如何利用电脑互联网方面较为薄弱,为其提供高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正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功能转换与重要走向,也是可以极大地有助于其教学科研的重要举措;三是创建读书会、或专业兴趣相同的读者社团与学社,引导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为其营建良好的彼此沟通、相互交流、互利共进的读书学习环境与氛围;创办有品牌效应的艺术门类的学术系列论坛,请知名专家学者经常到论坛开办讲座与研讨交流活动等等
流通部许轫老师通过本次参观,他得到的启发是:第一,学院图书馆需要品牌形象,才体现自已的价值、保持生命力;第二,充分发挥图书馆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
申波馆长不仅从参观者的角度畅谈了自己的感想,同时他表示,本次馆际交流活动、心得交流会在大家的认真对待和精心准备下,开展得很成功,效果很好,通过交流我们了解了兄弟图书馆的优势,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收获了自信和信心。我们应立足现实,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不足,为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极具自身特色的图书馆而不断努力和奋斗。
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每一位职工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参观感悟和工作思考,气氛热烈而活跃。
最后,潘红副院长对本次交流活动给予了肯定,并做了精彩的总结和指导。潘副指出,一个参观考察活动如果没有思考的提升,没有理念的梳理,只能沦为“走马观花”的形式,这样的活动对工作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图书馆通过本次参观考察和心得交流活动,不仅拓展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心态和胸怀,不仅收获了新的知识和理念,更重要的是对外展示了我们的风貌和不一样的能量。考察活动是一个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提升为观念、最后形成行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梳理本次考察获得的体验与体会,回到常态工作,并将其提升到对云南艺术学院这个无形品牌建设的思考上来,总之,图书馆人应以此为起点,积极思索,不断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 浏览 4354 次